| 您好,歡迎來到重慶城鄉(xiāng)網(wǎng)! |
|
| 發(fā)布時間: | 2025/6/13 15:12:56 | 人氣: | 4199 |
(1)玉米大斑病又稱玉米條斑病、玉米煤紋病、玉米枯葉病。整個生育期均可發(fā)病,抽穗后發(fā)病較重。主要為害葉片、葉鞘和苞葉,以葉片受害最重。一般先從下部葉片開始發(fā)病,逐漸蔓延到上部葉片。受浸染的葉片首先形成灰綠色小斑點,擴(kuò)展后成為葉片邊緣暗綠色,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,一般長5~10厘米,寬1~1.5厘米。天氣潮濕時病斑上有明顯的黑褐色霉層。嚴(yán)重時病斑聯(lián)合縱裂,葉片枯死。
防治方法發(fā)病初期,選用5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70%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,65%代森鋅可濕性粉劑800~1000倍液,90%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等噴霧防治,每隔7~10天一次,連噴2~3次。
(2)玉米小斑病又稱玉米斑點病。主要為害葉片,也可為害莖部、果穗的苞葉、籽粒。從幼苗期到成熟期均可受害,以抽雄后發(fā)病較多。葉片病斑小而多,初為褐色水漬狀小點,擴(kuò)大后成橢圓形或長方形長約1厘米的病斑,邊緣有紫色或紅色暈紋圈。有時病斑上呈現(xiàn)2~3個同心圈,葉片上病斑數(shù)不等。后期病斑聯(lián)合,葉片干枯。潮濕時病斑長霉層,但不如玉米大斑病明顯。
防治方法發(fā)病初期,可選用5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70%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,65%代森鋅可濕性粉劑800~1000倍液,75%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,5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,65%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,2%嘧啶核苷類抗菌素水劑100~120倍液等噴霧防治。從心葉末期到抽雄期,每7天噴1次,連續(xù)噴2~3次。
(3)玉米黑粉病又稱黑穗病、瘤黑粉病,俗稱灰包、烏霉。為害玉米植株地上部的幼嫩組織,如莖、葉、雌穗、雄穗、腋芽等。病部組織腫脹,病瘤大小和形狀因發(fā)病部位不同而異,莖和果穗上的常如拳頭大小,葉片上的如粟;蚨沽4笮。病瘤未成熟時,為一團(tuán)白色柔嫩組織,外披白色或淡紅色有光澤的薄膜,成熟后,瘤內(nèi)全部變成黑粉,薄膜破裂后,黑粉散出。
防治方法選用抗黑粉病品種是根本措施。加強(qiáng)農(nóng)業(yè)防治。在玉米拔節(jié)后抽雄前,選用50%多菌靈或50%退菌特可濕性粉劑各500倍液,75%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,50%的福美雙可濕性粉劑500~800倍液等噴霧防治,可減輕黑粉病的再侵染。也可用1%的波爾多液進(jìn)行噴霧保護(hù)。
(4)玉米矮化葉病又稱玉米花葉條紋病、玉米花葉病毒病、玉米黃綠條紋病等。整個生育期都能被感染,以幼苗到抽穗前為主。發(fā)病初期,在心葉莖部出現(xiàn)許多橢圓形褪綠小點,以后逐漸沿葉脈發(fā)展成虛線,向葉尖擴(kuò)展,葉脈間葉肉逐漸失綠變黃,而兩側(cè)葉脈仍保持綠色,形成褪綠條紋。嚴(yán)重時葉片褪綠并干枯。幼苗感病后,病株較矮,不能抽雄或抽而不實,抽穗前后死亡;拔節(jié)至抽穗前感病,為害較前期輕;抽穗后感病,產(chǎn)量基本沒有損失。
防治方法及時防蚜。
(5)玉米銹病病菌侵染葉片。發(fā)病初期,葉片兩面產(chǎn)生黃褐色夏孢子堆,圓形、長圓形,散生或聚生在表皮下,表皮破裂后,散出紅褐色粉末狀的夏孢子。生育后期葉片上產(chǎn)生黑色的冬孢子堆,最后也破裂,散出黑褐色粉末的冬孢子。
防治方法發(fā)病初期,可選用50%代森銨水劑800~1000倍液,25%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500~2000倍液,12.5%烯唑醇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,5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~1000倍液,30%氟菌唑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,40%氟硅唑乳劑9000倍液等噴霧防治。7~10天一次,連續(xù)防治2~3次。
(6)玉米螟又稱玉米鉆心蟲、玉米鉆莖蟲。被害植株心葉展開后,呈現(xiàn)透明斑痕及橫列排孔,受害重的植株葉片破碎,雄穗不能正常抽出。雄穗抽出后鉆蛀雄穗柄、雄花、莖稈,雌穗抽出后又為害嫩粒、穗柄。
防治方法利用微生物和天敵昆蟲防治玉米螟,如利用赤眼蜂,在玉米螟產(chǎn)卵初期、始盛期和高峰期釋放赤眼峰三次,每次每畝放峰1.5~2萬頭,卵盛期放蜂量可適當(dāng)增加,每畝設(shè)放蜂點5~10個,將蜂卡卷在玉米葉上,距地面1米左右。在心葉期施用白僵菌、綠僵菌顆粒劑,以每克含孢子50~100億的菌粉一份,拌顆粒10~20份,在玉米心葉期撒入心葉叢中,可防治玉米螟。
玉米心葉期用毒土或顆粒劑撒入心葉喇叭口內(nèi),如90%敵百蟲1500~2000倍液灌心葉,每千克藥液可灌玉米100株。2.5%敵百蟲顆粒劑,每千克顆粒劑可撒玉米500~600株。在打苞露雄期,可用90%敵百蟲2000倍液灌藥,殺死雄穗中的幼蟲。當(dāng)幼蟲蛀入雌穗時,用50%敵敵畏乳油2000倍液灌穗,每千克藥液可灌雌穗360個,也可用0.04%除蟲精粉防治。以收獲青玉米為目的玉米品種,慎用藥劑防治,特別是在雌穗抽出后,禁止在果穗上施藥。
(7)粘蟲以1、2齡幼蟲聚集在玉米心葉、葉鞘、葉背等處取食葉肉,1齡時留下針眼大的“天窗”,2齡時留下小孔洞,3齡以后取食葉片成缺刻,5~6齡進(jìn)入暴食期,可將作物食成光稈。
防治方法利用粘蟲成蟲喜選擇枯葉產(chǎn)卵的習(xí)性,可用小谷草把插在田間,每3根扎一把,每畝插60~100把,每3天必須更換一次,把舊草把帶出田外及時處理,或用間下的玉米苗,待其萎蔫時,扎成小把插在田間誘卵;瘜W(xué)防治,可選用50%~70%辛硫磷乳油3000~5000倍液,90%敵百蟲1000倍液,50%敵敵畏1000~1500倍液等噴霧防治。
(8)玉米蚜玉米進(jìn)入拔節(jié)期后蚜害初步上升時,可選用10%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,2.5%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 2500倍液等噴霧防治。視蟲情10天左右一次,防治2~3次。
|
還沒有對此評論!
評論
☆ ☆☆ ☆☆☆
☆☆☆☆ ☆☆☆☆☆
|
| 電話: |
|
| 電話: |
|
| 電話: |
|
| 電話: |
|
| 電話: |
|
| 電話: |
|
| 電話: |
|
| 電話: |
|
| 電話: |
|
| 電話: |
|
